灵活用工助力企业降本增效,将成为企业发展转型的关键
2019年灵活用工在我国快速发展,有数据表明,2019年企业采用灵活用工的比例达到44.6%,68.7%的企业明确表示将在未来采用灵活用工。随着国际局势日趋错综复杂,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持续加大,AI、5G等新的技术浪潮扑面而来……中国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和挑战。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不再适用,越来越多的企业期望通过对人才的经营来创造经济效益,并将灵活用工作为经营制胜的创新法宝。
数据显示,酒店/旅游、通信/网络、交通/运输/物流这三个行业相对其他行业,在未来采用灵活用工的意愿度更强烈,均有25%左右比例的企业表示将在未来3个月内采用灵活用工。反映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,国有企业对采用灵活用工的态度相对其他性质企业更趋保守,有40%的国有企业表示尚无计划采用灵活用工。此外,合资企业有意采用灵活用工的比例最高,有73.3%参与调研的合资企业表示有计划在未来3年内采用灵活用工
中国灵活用工风口到来
随着中国的人口红利消失,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,劳动力供给结构性失调,招工难与招工贵问题并存。在劳动观念、市场用工形态、互联网数字经济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,中国劳动力市场催生了大量的灵活就业者和众多灵活就业岗位。
2018年至2025年,中国灵活用工市场的CAGR(复合年均增长率)将高于23%;预测到2025年,国内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。我国的人力资源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,灵活用工的市场潜力尤为巨大。
灵活用工模式破解困局
新的经济态势下,产业结构需优化调整,企业生存需降本增效。面对越来越高的人力成本,灵活用工可以帮助企业节约人力资源管理成本,缩短招聘周期,转移用工风险、保障雇主品牌。当下的宏观导向是去产能、降税费、励创新、促就业。新个税法简并收入源,打通个人多元收入税制通道;稳定经济增长需要保就业,驱动灵活就业发展;现代服务业与消费双驱动,形成灵活用工与就业的基础;新技术冲击就业方式变革,灵活就业成为主流就业形式已成为定局。
从长远来看,灵活用工不仅仅解决就业问题,更有更利于优化行业布局,升级现有的劳动力结构,释放强大的社会生产力,不断为个人、企业、社会创造更高的价值。
灵活用工平台基于数字经济的社会化用工调配能力,实现人才与用工方的自由合作与灵活承揽需求,帮助实现企业与个人价值最大化。灵活用工将成为企业发展转型的关键之一,只有抓住机遇,拥抱变革,方能立于不败之地。